網絡找外語老師的體會(1)

停課的這段日子裡,除了不斷旁聽兒子的課以外,我也有對網課的第一身感受:跟外語老師學日語。

說實話,感覺還可以!因為是一對一的私補,所以既有很大的流動性,包括課節時間,內容進度,也包括教學節奏等,都是一對一的好處。其實我的初衷就是能用簡單日語跟日本小孩子對話,僅此而已,既沒有考試的打算,也沒有到日本旅遊的機會。而且漫長假期,總得要學點兒甚麼的,讓腦袋和嘴皮子活動活動,於是便選了日語重新學習。

網絡上找來的是一位台灣老師。跟他上一個星期一節課,大概已經十節課了,課堂大概還能跟得上。對於外語學習,我是深信「經講多練」,就是要學身多說,而老師不要一直在示範,倒不如延後糾錯會更好。這位老師大概也能做到。每節課一來就是口頭練習,按照課本的習題簡單講述語法點,然後馬上進入練習,然後糾正。

他也相信單獨學習詞語很難記下來,所以都允許我自習詞語後在句子中使用出來。如果造句時候忘詞了,他也很有耐性地讓我翻書,再把那些詞語唸出來。所以,這種模式很是不錯。

但是也難免有一些其他問題。老師用的是《大家的日本語》,這套書我一直沒有用過,為此我還買了整套教材。所以當頭幾節課過後,我們的課堂就變成了以書為主(包括題目、詞語等),只是偶爾會碰一碰新聞(網頁或影片),上課模式漸漸固定下來,與我當初希望以對話為主有些距離。(當然,很難完全避免語法,但這也偏多了吧!)

而且,當老師教錯書的時候,情況更是比較災難,例如日語的動詞「是」,老師第一課就跟我說「HA」是「是」,我直接暈倒。當然我很有禮貌地抱以微笑,沒有名言。我上一次學日語已經是二十年前了!但是這點東西我不會忘記。只是,感覺到如果往後的課題他教錯了話,那我也只能被蒙在鼓裡。

我現在還是持續每星期一節課,畢竟課節兌換卷是有時限的。而且因為易地而處,這段時間也啟發了我很多關於上網課的注意事情,下一篇再說吧!

教具與道具——旁聽兒子網課有感(2)

之前提過,兒子學校會將大班拆成小組,讓學生每天都有機會接觸不同老師及教學語言。除此之外,他們也善於安排不同教學活動及教學工具,並提前請家長領取,讓小朋友上堂可以繼續動手做。

一般理解要安排教學工具,其實不外乎是工作紙、PowerPoint這些家常便飯。但是小朋友要動手做的,絕對不應該只有紙張--更準確來說,一個三歲小朋友本身不應該那麼快就成天握筆。所以,學校非常有心思,除咗派發工作紙外,竟然還有很多我本來以為要家長自己買的教具,例如泥膠、蓋泥膠的木印、呼拉圈、繩、白板筆……這些真的沒有想過會由學校派發(當然也可能因為學費本身不低)。現在復課了,還有一些剩餘物資呢。話說因為師生常有課堂互動,所以老師的上課節奏不一,進度也不一定能(也不用)100%完成。所有一些剩餘教具和工作紙留在家中,讓家長也可以自由發揮!

學校派的教具,不用歸還!

還有一點:幼兒要重視讀書。雖說學校每一個月只係發兩本圖書,其實不太足夠,但是網課依然有老師圖書分享和講故事。老師將圖書變成PowerPoint (甚至是有動畫的 PowerPoint),或者直接用EPIC,令同學在家中都可以看到圖書聽到老師講故事。我在旁邊看,一方面是陪伴,另一方面,也是學習如何和一個三歲小孩講故事書。

說實話,我們上網課,多多少少都預計家長會在旁觀看,甚至即場指點。喇叭聲音大,居室面積小,我們的聲音是擋也擋不住的。所以,與其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如好好備課,坦然處置。網課期間,學校英文科還舉辦我家長工作坊,向家長介紹學校教授phonics的做法。開始之前,學校也是派了一些工作包給家長,讓家長可以在家中一同操作,無論是內容上還是教法上,我也是獲益良多。

不可不說,教具的運用,也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同學手中,難道就只有課本和作業嗎?幼稚園老師,善用家中的杯碟碗筷,紙筆墨硯,衣服被鋪,皆是教具。我們可以多考慮,善用同學的環境,成為我們教學的材料。

網課時間表與班師比——旁聽兒子網課有感(1)

停課將近兩個月,每天很多時間留在家中。以前要上網課的時候,總要會自己工作的學校,以免打擾三歲兒子上網課。既然停課,也就不用回學校,便留在家中。因為兒子幼兒園不該改動校曆表,於是我這個當老師家長,就可以一邊陪伴兒子上課,一邊抽離自我,真正體驗網課。

這一篇先談談學校的網課時間表。

學校本身班師比不錯,一個近30人的班,一共有三位班主任(粵普英各一)。平日裡上課也會分拆小組,由一位班主任帶領三分之一班的同學上課。這一點,在最近的網課也有所體現。在兒子的時間表內,大部分日子都是一天上三節課,由三位班主任各自主持一節課。每一節課15分鐘。期間有休息時間,大概10分鐘至30分鐘不等。

全班分組網課設想圖

這樣的安排,讓學生能集中注意力,並且能適當限制使用電腦螢幕的時間,這是很不錯的。通常我兒子在最後一節課結束前,就開始揉眼睛坐不住,這證明了分段合共45分鐘是不錯的安排。課堂之間,我們通常安排的事茶點時間,喝口水、吃水果;或者是上個洗手間。因為眼睛的確很累(孩子不懂得如何不用力地專注看螢幕),所以我會加一個遊戲「睇遠嘢遊戲」,到窗邊(有時候是睡房窗邊),大家猜猜大家看到哪些遠的東西,例如公園裡的黃色鞦韆,或者是遠處馬路的紅色巴士。玩一陣後,又是上課的時間。算是勞逸結合吧!

還有一點是我覺得很精彩的,就是每一節課其實只有大概四分之一個班,大概7個同學。這是令我很驚喜的安排。其實這意味著每一位老師,同一個教學內容,一天內要分開教4遍,但其實,老師合起來的課時也是大概一小時左右,但交流互動成效是非常明顯的。在課堂期間,老師幾乎都能與每一位同學交流互動,有時候甚至甚至開啟了聊天模式,這使學生不致於長期處於被動聆聽的狀態。因此,上課時候其實所有同學都是UNMUTE的,大家暢所欲言,老師也能及時反應。童言無忌,都是在剎那間的反饋才有真實感。

作為中學教師,有固定的課程進度,也有「按表操課」的要求,刪減課堂時間是很難的安排。我們也很難找到其他老師來分配科目課擔,然而,如果能結合非同步教學的影片資源,設置導修時段。例如指定兩節課,共分四個時段,每個時段只招待四分之一班,作直接對答,也是值得一試的。

話音剛落,港大醫學院院長估計第六波疫情可能兩星期後到來😭願大家平安!

如何在考試教育體制下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星期二參加了一個Clubhouse 討論,場上很多體制外的大神各有真知灼見。我作為學校制度下一員,倒認為在行動之前,要必須先認識考試教育體制的局限,才可對症下藥。

謝謝主持人,各位老師你們好,我是一個香港的中學的中文老師。剛剛你們提到很有「焦慮感」,其實我在體制內,我反而覺得焦慮感未必像大家所想的那麼大,因為我們都很清晰知道我們的學校教育裡面能夠做到和做不到的是什麼,所以接下來想從4個角度去說關於考試的一些就問題,首先我是很特別高興,題目裡邊不是排除或者否定完全百分百否定所謂考試教育體制,因為否則的話題目就應該變成是考試教育體制外,去關注了是在體制內,所以我想如果是體制內的話,我有44個地方可以提醒一下,其實也希望大家能交流。

第一個是我們首先會知道是考試是課程的終點或者是一個階段的檢查,所以如果我們要看一下如何發展學生,讓學生發展自己的強處的話,首先要很客觀的知道考試和課程目標有什麼差距,也就是說大家剛剛提到我們的課程目標,有什麼考試做得到和做不到的,包括有什麼?這一點我想我們老師也是非常清楚,我想可能學生甚至是家長都很清楚的。

我舉一個例子,香港最近這一年剛剛上兩個禮拜就公佈了我們高中畢業的考試大綱,4門主修課全都有改變,包括我所教的中門課他就取消了聆聽還有說話的考試公開考試。等於就是說原來課程目標要培養學生說中文的能力現在不考了,我們知道有一個差距,我們接下來怎麼做,包括是學生老師家長來自於體制外的,這是第一個,就是我們要知道我們要做很多事情之前,可能要先準確判斷考試和課程目標之間的差距是什麼,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當然是好了,如果課程和考試目標有相近的地方,第二個就是考試和水平所謂達標考試得出來的結果和達標的差距是什麼?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我引用一個比喻,這個比喻是一個很著名的教育家,剛剛去年過世的,英國的是Ken Robinson,他在2013年的title上面談到一個比喻,測試或者測驗或者考試其實就像體檢一樣,每個人其實定時都要做一個體檢,提前總會得出來一個所謂達標或者不達標的水平。

所以但凡經過體檢的人都會有達標,比方說我胖的話,可能我是血脂怎麼樣等等。

所以考試如果是一個體檢的目標的話,那就是多量度,我們現在學生距離他們教育部門或者是社會期望的一個預設的差距。這個差距我們怎麼樣去協助學生去,可能是比方說讀文的學生的確不用數學考得太好,我們是不是能客觀地認識這一點,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老師還是其他的,所以考試一定會得出達標和不達標,我們怎麼樣去處理不達標,這是大家可以思考的問題。

第三個角度就是考試一定會產出跟同學之間的差距,同學之間的差距,也就是說有的同學可能他考得好,有的同學會考的不好。其實我剛剛聽了好幾位都沒有談到的,就是學生和學生之間相處的時候,會不會因為分數的偏差,可能是因為好是製造出來的一個所謂學生水平的落差,貧富懸殊會造成一些問題,我們可能當老師的當家長的也要關注這一點,比方說差的可能差的學生是不是內心會有一種默默的壓力,或者他們是已經自我放棄了,所以我希望提一點就是考試其實會造成同學和同學之間分數的偏差,而這個分數的偏差如何落到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和阻礙的建成。

最後一個其實就是剛剛好幾位都提到的,考試和現實世界的偏差,考試和現實世界的變差,無論是剛剛Ruby提到的多元智能,之前提到的三個q或者是4個c就是21世紀共通能力,其實考試必定會跟現實世界有偏差,我們包括香港,包括我相信剛剛聽到的很多的教育外或者是學校教育外的,都在很努力的去填補這一個缺口。

學校裡邊能夠做到的可能因為是體制內但凡是體制的話,它一定會有一個形成的過程和穩定的時間。

我在學校裡邊工作,我不敢說一個學校體制肯定是最好,但是他肯定是一個比較穩定,因為如果每一年都改的話,可能像香港一樣三四年就改一遍的話,不穩定的情況也會造成一些很很不能預料的結果,所以考試既然一定會跟現實世界造成一定的脫鈎或者一個差距的話,當老師當學生當家長,先客觀認識這一點,然後不要能不能做到,不要過分去責怪考試制度,因為剛剛其實很早階段提到考試跟科舉一樣,科舉的話就科舉經常會談到兩點,就是它這個制度好不好,和它考核的內容好不好,考核內容好,考8股不好,但是它可能科室制度是可以覺得還是很可取的。

這個部分我想提一下,最後我做一個小小的總結,剛剛其實我是提到考試,在學校考試教育裡邊一定會造成的,或許一定要去分析的就是跟課程目標的差距跟達標水平的差距,同學和同學之間造成的差距和考試跟現實世界的差距。其實我除了是一個老師以外,我還是一個兩歲孩子的家長,我現在正在準備迎接我兒子進入學校的一個時候,所以我也很很多人也在想一個問題,就是教育體制內和教育體制之外如何兩者結合,因為都在我一個人身上能夠呈現出來。

我最近看一本書也是scandal本的書,我想介紹給大家叫 your child and school。他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去帶我們作為家長如何去認准學校的功能和局限,然後我希望這些都可以跟各位分享一下。謝謝。

「建議篇章」建議了甚麼?

上文談到,新課程的理念高度向閱讀部分傾斜,這回歸語文學習的基本步,是值得欣賞的。於是沿著這條線索,便需要關注課程及考評如何看待閱讀的角色。

一、「文言經典建議篇章」其實向老師建議了甚麼?

為各學習階段提供「文言經典建議篇章」,目的是進一步提升學生文言閱讀能力和豐富語文積澱。教師可善用「建議篇章」,進行整體課程規劃,以加強各學習階段經典文學的學習。

https://applications.edb.gov.hk/circular/upload/EDBCM/EDBCM21020C.pdf 第7頁

說實在,這個招牌端出來之後,讓我摸不著頭腦。在整分通函裡,關於「文言經典建議篇章」的描述,只有(1)這個招牌的名稱及(2)其設立目的。至於這個「文言經典建議篇章」本身的內涵、作為官定篇目被賦予的角色定位,乃至篇目示例等,一概闕如。提升文學文化,作為中文科課程9大學習範疇,理論上是不能被否定的,因此通過文言來促進文學文化,也是不能被否定的。所以這個部分便並非落在諮詢的範圍內。反而通過比較,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首先要比對的,是《中學中國語文學習參考篇章》。這個在2001年面世,2020年修訂的篇章目錄,連同白話文及文言文,初中共686篇高中共300篇,是2000年教改下宣布中文科開放學習材料而訂。現在看來,不得不佩服當年局方的魄力及執行力。篇章數量之多,的確容讓學校因應校情編寫校本教材,以達到因材施教。而且多年來,課堂上也會有《參考篇章》以外的篇章出現在課堂及考試內。以此視之,「文言經典建議篇章」是否可被理解為規格比《參考篇章》要高的教材?因應高中有12篇「指定文言經典學習篇章」,如以名目分析,個人姑且可以理解為:

「指定文言經典學習篇章」>「文言經典建議篇章」>《參考篇章》

通過比較,能大概看出「文言經典建議篇章」的角色定位,但可惜的是,這些都只是個人的猜測。《蘋果日報》的報導大體符合我這個猜測::

教育局建議融合中文科必修及選修部份,指校方可善用「建議篇章」加強文學文化學習,惟簡介會上未有公佈增設的建議文章,譚僅解釋篇章只是學習內容的一部份,教師亦可按學生學習需要選用。

https://hk.appledaily.com/local/20210219/TLIQLA3MKVBQ5DEUOBL23X7QOU/

所以作為一份新課程的諮詢問卷,內涵空洞是很讓人遺憾的。所以秉持同一個原則,問卷2.3題很讓人啼笑皆非:

2.3 你計劃如何運用「建議篇章」以加強文學文化的學習?(可選擇多於一項)
 增設文言經典單元
 將「建議篇章」加入現有的單元作為精讀篇章
 將「建議篇章」加入現有的單元作為延伸閱讀篇章
 將「建議篇章」編成校本閱讀材料,供學生自行閱讀
 運用「建議篇章」設計文學文化活動
 其他(請註明):

這就好比我現在給了你一個「錦囊」,說你不能打開,也不告訴你錦囊的內容,但你現在就要談談你如何通過這個錦囊來達至某一個目標一樣。我連WHAT都不知道,我如何給出HOW的反饋?這也是多年來綜合一卷教會師生「整合拓展」的高下。

第二個要比對的,是中國語文科1990年的課程綱要裡面詳細羅列了中一至中五各級的課文篇目。其中文白課文初中每級34篇,中四中五共26篇會考課文。相信很多現職的中文老師對這個篇目並不陌生。

我以為我們在這個階段便會看到類似課文篇目的初稿,畢竟如問卷2.12的引言所云:是次優化方案,已經過多年醞釀及討論。為求省事,何不從中整合文言篇章重新包裝,怎麼看起碼也算是一個諮詢方案。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總課程發展主任(中文)何燕萍稱,有關的專責委員會正揀選篇章,局方亦會提供篇目分析的資源。多名教師關注建議篇章是否與目前公開試閱讀卷考核的「指定篇章」(俗稱範文)一樣必須教授,何燕萍澄清,有關建議篇章並非考試的材料,並稱指定篇章於2018年才於中學文憑試推出,暫時不會更改指定篇章的數量,並會在若干年後再審視。

https://news.mingpao.com/pns/%E6%B8%AF%E8%81%9E/article/20210220/s00002/1613760077463/dse%E4%B8%AD%E6%96%87%E6%94%B9%E9%9D%A9-%E5%8D%B7%E4%BA%8C%E5%A2%9E500%E5%AD%97%E5%AF%A6%E7%94%A8%E5%AF%AB%E4%BD%9C

《明報》轉述會議上的宣講,提到在新課程下,高中12篇數量暫時不會更改。這其實是問卷2.5的題目。個人認為假如要服膺於新課程理念,也就是要向閱讀傾斜的話,增加指定篇章是能夠起到促進的作用的。特別是整個卷三、卷四取消,課程內容是有待充實的。因此我很期待問卷調查結果,是否又會導致「臨急抱佛腳」。(不過其實不用怕,只要從2014年的問卷調查中抽取排列13+以上的篇章進來便可,既方便又快捷!

二、對白話文篇章的「學、教、評」隻字不提

我認為這次諮詢完全跳過白話文是一個很大的漏洞。

猶記得當年教改一個很主要的聲音是讀文言文無助於學生求職。語常會2003年《提升香港語文水平行動方案 ── 語文教育檢討總結報告》的結語中提到: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teaching of grammar, phonics and phonetics in English Language and Cantonese pronunciation and standard modern Chinese writing in Chinese Language. Language arts should also be promoted to enrich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and English-speaking cultures. [paras. 3.3.17 – 3.3.18, 3.3.20 – 3.3.22]

https://scolarhk.edb.hkedcity.net/sites/default/files/media/ActionPlan-Final_Report%28E%29_with%20cover.pdf#page=84

經歷讀文言文無用論之後,現在鐘擺效應出現了,一窩蜂又投入到文言文的懷裡。但現在的DSE惡名昭彰的「死亡之卷」,主要死因正正就是其中的白話文部分。新課程對於白話文教學隻字不提,看來對現狀未能對症下藥。或者如果說使有文言文才能觸碰到文學文化的核心,可謂大錯特錯。

考評局前秘書長唐創時在2017年離任前曾經說過:

考試及評核局秘書長唐創時……他今日與傳媒茶敘時分享在考評局工作逾六年的經驗,指中學文憑試的中文科一直被外界稱為「死亡之卷」,認為有可優化及簡化空間,以內地為例,中文科只考核閱讀理解及寫作卷,不考聆聽與口試,從而可釋放更多空間予學生參與課外活動或多讀選修科。

http://www.takungpao.com.hk/hongkong/text/2017/0811/104474.html

內地的語文課程連同教材現在是「部編本」一統天下,裡面對於白話文的選篇很有一套。如果現在真的要去模仿,只學考綱和文言文而忽略白話文的選篇,不難預計到時候又重蹈當年覆轍。

小結

只對文言文作建議而完全跳過白話文,輕則削弱推動文化文學價值觀教育的成效,重則因過度傾斜文言文弄巧反拙。這種趨勢自2018年DSE恢復文言課文已見端倪。不過,還是報紙轉述得好:「會在若干年後再審視」。

猶抱琵琶半遮臉 – 談談優化高中中文科方案的宣傳手法

新聞出來了,然後老師們知道了葫蘆裡的藥,然後卻不太知道這帖藥該如何去服!之前一直都有一些想法,但畢竟資料不詳備,難以分析;我沒有出席簡介會,倒是看完相關的報導後,我心理的第一個問題是:你們現在是打算多少年後又推行下一次課程考綱修訂?

45頁的教育局通函,比較仔細研讀了幾遍。首先說明,同工不要只看問卷,後面第25-26頁有一份說明,相比起2017年的課程文件,通函裡面對中文科的課程理念有了翻天覆地的更改:

修訂理念
  語文是生活中最主要的傳意和溝通工具,中國語文科的學習內容包括閱讀、寫作、聆聽、說話、文學、中華文化、品德情意、思維、語文自學九個學習範疇。各個範疇緊密扣連、相輔相成,在日常學與教中,要文道並重,學生在語文學習上才會得到均衡而全面的發展。
  閱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必須特別重視。透過古今優秀作品,一方面讓學生吸收和積累語言材料,豐富積儲;另一方面讓學生細讀文本,包括感受、理解、賞析、評價作品,培養閱讀能力,並且鼓勵誦讀、背誦優秀的篇章,增強語感,深化體悟。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閱讀不同的文本,亦宜於課堂內外安排多元的閱讀活動,以增加閱讀趣味,豐富閱讀體會。
  評估是蒐集學生學習成果顯證的有效工具,既可判斷學生的學習表現,又可改善學與教,在學、教、評的循環中不可或缺。高中課程的評估分公開評核及校內評估兩部分。相對而言,校內評估較着重進展性評估,而公開評核則較側重總結性評估,然而公開評核有其限制,難以考核課程內所有元素,故此,在日常學與教之中,教師必須均衡地培養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使學生的學習得到全面發展。

中國語文科(中四至中六)優化安排:修訂理念https://applications.edb.gov.hk/circular/upload/EDBCM/EDBCM21020C.pdf


這個新理念我也算比較認同,所以就不囉嗦了!反正只是有一點:課程部門如今應該如何引導教師看待2017年的課程文件?這可是同時涉及小學和初中的啊!

很多看過問卷的同工,都應該有「還原起點」的慨嘆。2012DSE所採納的是2007年起會考的新方案,就是從2006年開始取消課文考試(又名「指定篇章」)宣布開放教材,然後仿照英文科「讀寫聽說綜」的考試設計。其後,2014年取消朗讀、2016年聆聽卷綜合卷合併、2018年新增文言課文。弄到最後,還是發現2006年前的那套規格更「優」!

關於兩卷的意見容後有機會再談,先分享對發布消息過程的一些想法。

一、2014年指定篇章候選名單、《出師表》題目示例是隨著問卷發放的;今年的「實用寫作」例題、「建議篇章」名單怎麼就要等到5月才有第一稿呢?

猶記得2014年新學制中期檢討的時候,公布重新加入課文,當時也曾經出過一份問卷,裡面除了問卷本身,也有篇章選擇和題目舉隅,讓填寫問卷的學校和老師明白理念和操作。2014年初的問卷,3.1題「請建議在課程中加入「指定材料」的最早施行年份」的選項中,最早的一個是「2015/16 學年的中四(2018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可見諮詢的操作上其實是有一個先例可援的。到這一次,時序越是壓縮,每一個階段要完成的功夫便應該越多。時間匆忙是無可厚非。但如果只高舉「實用寫作」、「建議篇章」這些新的招牌便要填寫問卷回覆,只能讓填寫人不得不成為「標題黨」。難道5月份又會再次諮詢嗎?正是因為簡介會上說「新增部分不等同目前「聆聽及綜合能力」卷中的實用文寫作」,所以才更需要指出新增部分是長成甚麼樣的。綜合報章所述,老師無從判斷「實用寫作」的定位和建議,理固而然。

二、簡介會都已經是ZOOM了,一所學校仍只允許一人出席?

行事曆上有相關的簡介會報名,而且是用ZOOM進行的。在之前的FB文章裡面,筆者談到,無上限人數的 ZOOM SEMINAR 技術還要參加限制人數,是一個落後的思維,傳達出來的隱含訊息會很不確定。再者,400人是甚麼的概念,就是九龍塘EDB西翼4樓演講廳的容額。如此看待網絡容額,難免讓人啼笑皆非。反過來,參與人數越多,開放程度越大,便會贏得更多的理解和認同。教育局兩次教師國安講座,預設名額滿了就再加一個場次,人數幾乎就是無上限--這便是很好的示例。

簡介會有錄像嗎?有PPT檔案嗎?或者不妨提醒出席者可以在學校打開ZOOM,請有興趣的同校同事在教室內共同觀看並提問。這樣不會更理想嗎?現在要廣大持份者通過報章轉述才能得知消息,報章轉載又難免添油加醋,這難道是理想的公關宣傳效果嗎?

相關報導:
明報:DSE中文改革 卷二增500字實用寫作
香港01:DSE改革|中文科新增作文擬限550字 教師料免考生鬥長博高分
東方:DSE中文科改革新增實用寫作 擬限500字免鬥長博高分
蘋果:教局稱刪高中中文科口試及聆聽卷「無辦法下取捨」 教師質疑自打嘴巴

三、「中文科可沿用現時教科書」會是另一個計時炸彈

首先,誰都無法排除2021年9月新課程啟動的時候是否還是停課狀態。除了網絡穩定外,課本便是學生居家學習的最大安全島。現在的三套高中教材,都是成書於2014至2016年,早就過了五年改版的限制期,相信出版社都已經蠢蠢欲動,等待篇目出來就搶佔教科書市場。然而,課本昂貴早已不是新聞,家長學生明知道是新課程卻只能買舊課本(而且不只一門課),家長有意見是可以預見的。而且,假如「建議篇章」不在課本內,到時候藉著「校本處理」的名目,責任又下放到學校層面,各施各法,這無疑削弱了「中央課程」該有的地位。

90年代的中文科篇章都在書裡,而且各家出版商篇章一致,讓學校校本刪減或改為略讀。說舊書可以沿用,不是不了解教科書的使用現況,就是不懂教材在課程裡的角色。現在除非是教育局發布教材,供全港師生自行決定是否免費印發,否則恐怕暑假買不到書,影響了新課程的推行,又是另一個地雷了!(個人意見,不反對官方出教材,維持一綱多本更是理想的做法。)

話說回來,怎麼會沒有老師追問如何沿用現有的教科書呢?是要家長用100%的價錢,去買一本只能用50%的課本嗎?我真不能想像這種說法背後的「見解論證」是否及格。

小結

認同新課程的理念。如果推行上不得不全速前進,那麼執行力應該更強,宣傳方式也應該更靈活。沒有人想9月份新課程上馬「甩頭甩髻」,預防勝於治療,大家應善意地將觀察到的情況提出。否則,如果只是因為執行力不足,而導致過兩年後的考試出現紕漏,甚至又要兩年一改,那就難免讓「有得揀」的家長學生「跳槽」其他課程了!

從博物館中學習

多年前成為 Apple Distinguished Educator,在2015年度 Academy 培訓中,有三個 projects 選一。其中一個叫 “Community Engagement",大概意思是將教學聯繫當地的圖書館、歷史景點、科學中心、博物館等。

Community Engagements empower ADEs to collaborate directly with local organizations to build innovative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tent. The organizations could be local museums, libraries, historic sites, science centers, parks, or other groups that are important to your schools and communities. You’ll contribute your expertise, idea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teaching with technology to build incredible resources for the classroom.

故宮是香港下一個博物館,今天下午聽了一場香港故宮的教師專場講座(ZOOM)。講座除了簡介博物館最新發展外,還有他的教育理念。其中分為「博物館學習理論」和「學校學習理論」。

「博物館學習理論」

這一部分相信是很多老師都不認識的地方。館長引用了好幾項理論來說明。

Source: http://www.george-hein.com/papers_online/hoe_2001.html

還有這個:

這個部分,館長沒有很多解說(看來要自修自學好了!),反而學校學習理論,他引用了教育局,說是歸屬於「全方位學習」類別。其實聽到這裡,有很強烈的感覺是故宮很希望做到一個與現在博物館不一樣的定位,而且在地的方式也是有新的方法。只不過當「全方位學習」這個詞一出來,頓時有一個舊酒新瓶的感覺。作為一個新理念和新定位的博物館,應該有更新穎的教育方針,這一點從以上的圖表就已經看到與現有博物館不同之處。

聽到這裡,我便想起6年前這個 Community Engagement 的說明,其實應該有一些新穎的切入方法。聽完這一場講座,我感受到故宮在這方面的取態比較開放,那麼教育部門是否應該更加配合呢?這場演講並不是通過教育局行事曆公布的,故宮這一方面又是先行一步了!

曾經帶過北京故宮和首都博物館的學生參觀活動,在香港帶交流團時候也曾經設計歷史博物館的參觀流程,對博物館不無興趣。希望這個能營造一個新面貌,成為能讓老師融入課堂的博物館。

情人節晚上 Clubhouse 甚麼?

居然是與台灣老師分享網課一週年的經歷。

今天的 Clubhouse 分享,是把一年來的一些經歷和考慮與台灣老師們分享。在沒有迫切感的環境下,其實台灣老師到現在還是有很充裕的準備時間,特別是中小學網課在全球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實。這一年來,香港學界被迫「一步到位」;我建議如果台灣老師不想「一步到位」的話,不妨現在就開始踏上這個歷程。

其實台灣近年在中小學教育上有很多領先的先進,我在其中收穫很多。2018年暑假我在北市大 Apple Learning Academy 的工作坊上,初次與台灣國文老師接觸,很是期待有機會繼續認識更多同工。只是沒想到疫情原因,就停住了交流學習的機會;但也沒想到因為 Clubhouse,所以交流會一下子密切起來。謝謝今天分享過故事的各位同工。

網課順利,在乎硬體、軟體、素養三方面。有一個建議我來不及提出:教師不妨開始把自己角色從「教學資源提供者」重新理解為「教學資源組織者」,並且開始準備自己任教課題的數位教材庫(包括自製和第三方教學影片)。這樣會減輕突變之下不必要的壓力。前期的素養準備越豐富,轉變起來的落差才會越小,應對起來也會更得心應手。

發起人來自高雄的楊老師提到有一點讓我感受尤深:台灣躲過了疫情,但因此沒有跟上世界上的趨勢。期待在 Clubhouse 這一個新平台上,彼此能繼續跟上新的趨勢,能夠繼續聆聽更多同工的故事,彼此鼓勵,為我們的學生繼續努力!

大年初一講 CLUBHOUSE

大年初一,新年新氣象,祝願各位身體健康,事事順遂。

最近在CLUBHOUSE有一些體會,希望用語音方式記錄下來。語調的真切,是文字和圖片都不能替代了的。

拍謝,只有粵語~

網課家長日前的三點準備

考試結束,派發成績表的家長日臨近。這個家長會估計很多老師都將有不一樣的準備,包括網絡考試、混合教學模式、居家學習的問題等引發出來的關注點,都會與以往的對話焦點略有不同。以下有一些建議,可以給一些同工參考參考:

1. 安排一份可概括上學期學習重點的作業

四個月的學習,既有居家學習,也有在校的時段(雖然很短!)。學生們的學習過程會十分零碎,散落在學生的電腦、IPAD、手機、甚至是學校的抽屜和儲物櫃,別說家長,就連學生都有時候很模糊。考試結束後,老師還是要繼續教學,學生還是要繼續交作業。老師如同在日常設計跟進作業一班,設計一份比較能概括學生在上學期學習的內容或者強弱點,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有反思的空間,然後家長也可以通過這一份作業具體的明白老師的焦點和要求。

2. 給學生一條可分享給家長的影片或錄音

請各位同工記得,這個學習很多家長都是學生們的「華安」,學生的學習歷程,家長是看在眼裡的。況且,我們其實也都明白,有些家長是直接當了你的旁觀聽眾及觀眾。(你就看看你在ZOOM時候同學有沒有戴耳機,沒有的話,就是你的聲音已經在家裡面悠揚的播放著。有個成年人SIT堂,其實也是一個頗為忐忑的狀態。)他們都看著他們子女的學習表現,但難免有些疑惑,就是我的子女的學習狀態究竟是如何的水平。

家長的關心點,除了是他的學習水平如何外,還有他現在的學習狀態是否理想。這並非是一張成績表能說清楚的。所以,我建議可以為家長拍一條影片或者錄音,而且說明是請學生陪同家長觀看,讓家長也對學生的學習多加支持。

影片的內容其實無須針對個別學生的表現,更好的效果應是促進親子的溝通,所以既要選用聽眾聽得懂的語言,也要充滿善意。這樣才不會弄巧反拙。

3. 請學生幫忙蒐集家長的關注提問

要網課順利,家長的角色很關鍵。家長對學生的學習和成績不會沒有疑問,有一些疑問,家長可能會希望與老師聯絡溝通,或者在家長日當天見面;有一些問題,學生可以代替老師回答。但有一些問題是居於其中,學生不會回答,可以請家長把問題轉給同學帶給老師,這樣的話學生也比較能駕馭一些交流。

總結:如果學校是要辦家長日的話,畢竟見面時間有限,有一些話也可能也不想重複多遍,這樣可以在有限的時間下談一些更針對性的問題。這三個建議,可以省略了一些開場白和客套話,希望能幫助同工們均衡一些壓力和負擔。

「家長你好!影片裏面我沒有談到,其實我覺得XXX同學他的表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