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公開演講《結合信息科技於語文課堂初探》

在上完公開課後的第二天早上(2017.4.11),學校安排了我作一次「講座」。名為「講座」,實際就是演講及分享。昨天的課堂中,我雖然有機會趁著學生做題目時,與部份觀課的老師說明活動步驟,但我想總的來說仍需要有一個完成的說明與分析。然而,因為不太清楚來的老師本身的背景與期望,所以這個講座的簡報一直要留到上完公開課之後才開始動手,著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題目要提早訂下來,因此也只敢以「結合信息科技於語文課堂初探」為題目。(講座影片在文末)

但就是這樣取之於民,因此講座能回應很多在公開課上零星出現的提問與關注點,確切樣本與例子也能從公開課中而來,因此,分享內容頗能回應不少老師的提問。另外,雖然我只有一個小時,但我還是特意留20分鐘讓老師們提問與交流,更用上 Today’s Meet 平台,增強互動性。部分老師也的確在網站上提問,令交流時間變得很充實。(我到講座結束後才知道原來學校也安排了對面另一間教室作第二現場,據說也是坐滿,Today’s Meet 平台能產生的作用便更加大了!謝謝Betty老師四年前的介紹。)


老師的提問,一部分是來自觀課以及我的分享,另一部分是對於創新與傳統教學法的矛盾,特別是教師的示範性等等,這兩類題目其實在香港也是很多老師所關心的地方,以往也曾經回答,因此這次回應也比較豐富。第三類的是「離題」提問,就是老師對香港的語文教育一些概況問題。根據杭外高中語文組倪江老師所言,內地語文科又有新的課程標準,據他看是結合了不少西方教學理論的新課程,是與以往課程有很大不同;老師們聽說香港的語文課程比較早就融入了西方的教學觀念;另外也有老師特別詢問「香港語文課程的口語交際體系」,是因為內地高考不考說話,綜合兩者,因此內地老師其實對香港課程甚感興趣。只是我沒有好好準備,因此只能從介紹層面回答。如果各位老師有機會與內地老師分享交流的話,這些話題可能是值得一說的。

講座還有一個驚喜之處:我準備了一些QR Code給老師掃描使用。我曾經問過「微信」能不能掃一般的網頁二維碼,據回答說「能」;但到現場老師卻說掃不到。正在慌亂之際,有一位老師突然站起來說掃到了,用「支付寶」,結果很多老師(包括本來不打算掃的老師們)都舉起了手機掃 QR Code。老師們的同儕(內地老師對我使用這個詞語頗感訝異)提醒與協助真是不能小覷;相信他們課堂中也能發揮這種同儕互助,提升課堂效率。

特別感謝杭外這次的安排,讓老師們能在觀課後有一起深入探討的機會。特將當天講座影片轉載於此,希望各位老師指正。

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d03969owree.html

內地公開課——《杜環小傳》(3)

閱讀認知層次當中所說的最高階段思維,不僅僅是對文本的正確分析,也要跨越文本,成為閱讀者--也就是同學--自己的心得與體會。因此,抽取文章的核心概念,作一個人文性的延伸,是文章能否深入同學內心的一個重要關鍵。這個延伸,在不同同學的心中有不同的想法,沒有所謂標準答案,只有正確的引導及完整的解說。因此,老師必須要給予同學應有的發揮空間。


與此同時,假如同學只顧自己的想法,而不博取眾長,不拓寬他們的眼界,那對於同學的眼光是狹隘而無益的。因此,老師需要提供一個平台,允許同學充分交換他們的意見。為此,課堂的最後部分我設置了一道題目,呼應著文章中「今人不逮古人」一句。讓同學結合自己的生活情況,評價現在他們的所見所聞。

作者認為「今人不逮古人」這一說是「誣天下人」。現在杜環已成為「古人」,那麼,你們認為如今是「今人逮古人」還是「今人不逮古人」?試結合生活,加以說明。

同學們的發揮各異;然而,這平台允許所有同學張貼他們的手寫答案,全班21位同學的看法一目瞭然;老師除了能短時間內收集所有答案,加以分析及評價外,其他同學也可以在課堂內外的時間,閱讀其餘20位同學他們的不同感受,進而進一步論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Made with Padlet

技術說明:老師在準備Padlet時,應在「設定 >> 編排」選項內選擇「無定形」,允許同學隨處張貼;然後,在完成搜集後,老師在「設定 >> 編排」內,從「無定形」改為「流」,讓所有貼文依次出現。這樣會讓師生有序閱讀。

學生在課堂裡經歷了什麼?

這三個階段的設置,除了是老師的提問層次、科技的滲入層次外,也是學生們經歷的三個階段。從第一個階段開始,他們安靜地去完成答題器上面分配(技術上和內容上)的挑戰。從一開始他們是獨自完成作業,漸漸的發現需要同學解難的部分,聲音漸漸大了起來。從老師巡堂的過程當中,同學意識到這個技術能夠輔助他們在文言理解階段的需要。在他們暖身過後,老師所提供的「石墨」工作紙,讓同學有互相討論的平台。由於他們需要共同完成文字答題,因此,以往在導學案上所呈現的孤軍奮戰個人主義,漸漸的消失在這張答題紙上。這個活動時間雖然已經過了半節課堂,但同學這個時間才進入聆聽老師講課的階段,讓一鼓作氣的時間放在這個核心的部分。經過一系列的活動之後,同學對於文章的內容以及主體都有了整體的認知,同學對於文章的評價油然而生。因此,在這個時候安排他們進行個人的發表,是理所當然的一步,也是課堂上老師重視同學發揮個性張揚風格的時候。因此老師所給予的「評價題」及「再創作題」,都能讓學生發揮自己觀點;回歸紙筆寫作,也回歸語文課堂的常態,學生拿起筆來的動力會顯得愈加豐富。所以,老師不能忽略他們每一個人的答案之餘,更要注重與他們之間不同答案、不同觀點的交流融合,力求有更豐富的觀點、更多元的聲音。同學之間彼此閱讀、彼此欣賞,更能彰顯同學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由於所有答案都暴露在陽光底下,因此,所有同學都自覺全力以赴,完成最後一道發揮題的答案。在課堂上,哪怕老師沒有時間評價每一個答案,同學們在課後可以繼續閱讀所有同學的作答。

總結

這一節課,綜合起來,老師完成了不同層面的閱讀認知的教學;對於學生而言,他們繼續學習了文本的內容與核心,對文本作出反思;站在科技融合教學的角度而言,技術既允許統一性的內容傳授,也允許學生的個性化表達。整體而言,這節課涵蓋了閱讀教學的三個層面的導向,也讓學生比較完整的分析文章的各個層面,對於以香港課程對課文教學的標準來說,基本上是達標的。

內地公開課——《杜環小傳》(2)

課堂第二個部分是文本分析的核心部分,也就是對杜環的人物性格的分析。在DSE試卷中設問較多,但礙於這是一個有限時間的課堂,我只能選取人物性格作為一個切入點。這是文章的核心,也是同學需要分析的核心,因此與其要安排同學人手一張紙去完成他們的習作,倒不如讓他們去共同回答相同的問題,並且由問題來促進他們討論。因此,分析人物性格,人物性格如何呈現,直接敘述和間接烘托等等表達手法,都分別在這個部分提問。


這個部分,問題有四:

  1. 文中第1-2段,譚敬先怎樣對待常母?這反映譚敬先什麼人物形象?為什麼作者要在寫杜環前先寫譚敬先?
  2. 文中第3段,常伯章怎樣對待常母?這反映常伯章什麼人物形象?這對刻畫杜環的形象有什麼作用?
  3. 綜合以上兩題,杜環的人格特質如何?
  4. 承上題,聯繫文中第5段,試推測宋濂為杜環立傳的原因。

建基於準確的文言理解,全體同學對於人物分析的理解基本上應是相近的,差別只在於答題的充實程度有所偏差而已。因此,同學之間互相提醒,是讓答案得以充實的一個重要元素,而使用了雲端技術,就能使所有同學在組內都能經歷「如何充實答案」的過程。

老師在這個時候,除了通過巡組以協助學生完成課業外,也可以從電腦上到顯示,來得知各組的進行狀態以及完成情況;進一步來說,通過比較各組的答題情況,讓各個組別融為一體,通過綜合、比較、排除等等的方法,來完成一個更加全面的分析。當中若有偏差,就靠老師的公開引導來進行調整和糾正,這個做法與以往老師所做的,並沒有差別,但由於答案是來自於學生自己,學生已經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分析,他們是帶著問題去聽老師的課,而不是完全沒有概念的去聽老師的首次說明,因此對學生而言,這個方法會產生更加深刻的學習效果。

題外話:這裡所用的「石墨」,其實是仿自Google Docs的內地文檔分享平台。老師們都應該不陌生。內地屏蔽了Google,「石墨」便應運而生。如果需要向內地教師介紹 Google Docs,相信「石墨」是一個不錯的替代說明。https://shimo.im/

內地公開課——《杜環小傳》(1)

上個禮拜,我有幸在杭州外國語學校上了一門公開課。這當中的來龍去脈,我希望稍後有機會在一起另外一篇文章跟各位說明。但在這個短短的交流當中,我注意到有好幾個內地老師會問到的問題,但這些問題,常常是我們香港老師已經非常熟知的部分。因此,我希望能夠通過幾篇文章,與老師分享一下我這次到杭州的觀察與心得。

這一篇先介紹我的公開課課堂設計。我所選的是《杜環小傳》,2015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閱讀理解的文言文考材。這文章是一篇史傳文章,通過杜環這個人物反思當時的社會風氣以及傳統文化當中的友道精神。觀摩課的學生是初三的同學。

以下是課堂所使用的教學材料:

為方便顯示,以上以PDF顯示;WORD版本可從取得。

從題目的設置而言,相信香港的老師們都很清楚三個部分的提問層次。香港的老師都很熟悉祝新華教授的閱讀認知層次分類。這個課堂的設計,就是以閱讀認知層次為基礎。

在課堂之初,我希望各位同學都有一個比較齊一的開始,所以我請所有同學使用答題器,回答指定25個字的詞義選項。這個部分對於新使用信息科技在課堂的學生而言,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在這裡所設的題目比較多,就是希望能夠讓同學有多一些時間去準備以及進入狀態。在這個階段,我會得出兩類資訊:答對率、答題速度。當所有同學完成答題之後,這個部分也隨之完成。

各位老師可以通過以下網址,取得是次 Socrative 的題目設定:
https://b.socrative.com/teacher/#import-quiz/27981334

另外一方面,同學們拿著答題器,他們馬上就會知道他們所理解的文言詞義是對是錯,部分同學也馬上拿起筆來在他的文本上面標注正確的答案;也有部分同學在答錯後向他同組同學提問,待所有同學組員都不清楚正確答案時,老師才介入他們的討論。這類討論讓同學有自我反饋和自我反省的空間。

25道題目結束,有一道題目特別引起很多學生的關注(倒數第3題), 20位同學裡邊答對率只有60% ,很多同學也就針對性地提出問題,而我也只需要回答這道題目的問題;其他24條題目,則通過自省、同組詢問等方法得到解決了,老師不需要在課堂裡面完成這些解釋。在這個部分結束後,同學和老師對於文章的文件基礎有了一定的瞭解,我們就可以展開第二部分的課堂活動。

(待續)

學思達香港公開課(2017.4.3 )

宜蘭高中吳勇宏老師繼於2017年4月1日分享關於應用學思達教學法於寫作教學的心得後,今天繼續有幸出席吳老師的示範課,觀摩怎樣在課室現場應用學思達教學法教授寫作技巧。


這個示範課的焦點共有兩個:第一是關於學生應該具備什麼寫作能力。這個課堂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一篇文章叫寫得深刻動人,關鍵在於文章內兼具事情、情感、和體會。文章沒有事情,情感並沒有紮實的基礎;文章沒有情感,便不會觸動讀者;文章沒有體會,事情和情感只是不深刻的一件抒發,並不易令讀者產生同感。因此,課堂的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到文章必須兼具事情、情感和體會。 繼續閱讀 “學思達香港公開課(2017.4.3 )"